磑牛 ái niú
拉磨的牛。
罢牛 bà niú
1.衰老的牛。
八牛弩 bā niú nǔ
1.三弓床弩的别称。
百牛 bǎi niú
1.众牛。喻巨大的力量。
版筑饭牛 bǎn zhù fàn niú
1.版筑﹐造土墙;饭牛﹐喂牛。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﹐武丁用以为相。事见《书.说命上》。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﹐扣牛角而歌﹐桓公异之﹐拜为上卿。事见《吕氏春秋.举难》◇以"版筑饭牛"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。
犦牛 bào niú
即犎牛。
笨牛 bèn niú
1.骂人愚笨如牛。
奔牛 bēn niú
1.战国时燕攻齐﹐围即墨。齐将田单用牛千馀头﹐灌脂束苇于牛尾﹐燃之﹐牛惊﹐突奔燕军﹐燕军大溃。见《史记.田单列传》。
2.地名。在江苏省武进县西。一名奔牛塘﹐又名奔牛堰。传说茅山曾出金牛﹐奔至此﹐故名。
奔牛坝 bēn niú bà
1.古地名。
比利牛斯山脉 bǐ lì niú sī shān mài
在欧洲西南部。东西延伸435千米,南北宽80~140千米。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,最高峰阿内托峰高3404米。有现代冰川发育。森林和矿藏丰富。多温泉。
鼻牛 bí niú
1.方言。鼻腔里干结的鼻涕。
鼻牛儿 bí niú ér
〈方〉鼻腔里干结的鼻涕。
笔误作牛 bǐ wù zuò niú
1.《晋书.王献之传》"桓温尝使﹝王献之﹞书扇﹐笔误落﹐因画作乌驳牸牛﹐甚妙。"后因以"笔误作牛"喻随机应变﹐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。
搏牛之虻 bó niú zhī méng
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,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。
不死牛 bù sǐ niú
1.旧时藏族地区的一种高利贷形式,以牛为本贷放给农奴,牛死后仍须付利,故称"不死牛"。
骣牛 chǎn niú
1.没有鞍具的牛。
赤牛中尉 chì niú zhōng wèi
1.北魏王仲景的别号。
充栋汗牛 chōng dòng hàn niú
1.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,多至牛马运得出汗。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。语出唐柳宗元《陆文通先生墓表》"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"
犨牛 chōu niú
即牦牛。
犓牛 chú niú
小牛。